Iron
Fe
Bal.
Nickel
Ni
78.5~80.0%
Molybdenum
Mo
3.8~4.1%
Silicon
Si
0.3~0.5%
Manganese
Mn
0.6~1.1%
Copper
Cu
≤0.2%
Carbon
C
≤0.03%
Sulphur
S
≤0.02%
Phosphorus
P
≤0.02%



1J79 坡莫合金指铁镍合金,其含镍量的范围很广,在35%-90%之间。坡莫合金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很高的弱磁场导磁率。它们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一般在0.6--1.0T之间。
1913年美国人埃尔门(G.W.Elmen)发现,含镍量为30%~90%的Ni-Fe合金在弱、中磁场下具有良好的软磁特性,其中含镍78%的镍铁合 金的起始磁导率μi最高,遂命名为坡莫合金(permalloy),意即导磁合金。他还发现了进一步提高 50%~90%Ni-Fe合金起始磁导率的特殊热处理工艺,称为“坡莫合金热处理”。1921年78%Ni-Fe合金被用于电话继电器。1924年英国人史密斯(Smith) 等发明了添加铜、铬的76%Ni-Fe合金,称为 “Mumetal”(英国Telcon公司生产)。1931年美国人延森(T.D.Yensen)发明了用真空熔炼和氢气高温退火的工艺,以净化合金,并 发展了商品牌号为Hipernik的超级镍铁合金。1934年美国人凯萨尔(G.A.Kelsall)发现磁场热处理可明显提高铁镍合金的超大磁导率,65%Ni-Fe(65坡莫合金)经磁场热处理后,μmax提高约10倍。1947年美国人波佐思(R.M.Bozorth)等发明了μi和μm高的合金,称超坡莫合金。60年代初,中国钢铁研究总院发明了用横向磁场处理和加适量氧气的方法,制得了Br和Hc接近于零,磁导率非常恒定的65%Ni- Fe合金(中国牌号1J66)。70年代以后,为适应高频开关电源和磁记录技术发展的需要,在含高镍的镍铁合金中加入铌、钽、钒、钨、钛、硅和铝等各种元素制得了高硬度、高电阻率、低损耗的高磁导率合金,成为软磁合金中性能类型很多,品种和用途广泛,极具代表性的合金。
1J79合金采用真空感应炉熔炼,经热冷塑性变形制成冷轧带材、冷拉线材或热轧(锻)板材和棒材。在航空工业和其他电子工业中用以制作灵敏度高、尺寸精、体积小、高频损耗低、时间和温度稳定性好、功能特殊的电子元器件。在通讯、仪表、电子计算机、遥测、遥控、无线充电等系统中广泛应用。
机械性能
屈服强度 |
抗拉强度 |
延伸率 |
Mpa |
Mpa |
% |
980 |
1030 |
3~50 |
物理特性
密度 (g/cm3) |
8.6 |
电阻率在20℃(Ωmm2/m) |
0.55 |
线膨胀系数(20℃~600℃)X10-6/℃ |
10.3~11.5 |
饱和磁致伸缩系数 λθ/ 10-6 |
2.0 |
居里点 Tc/ ℃ |
450 |
材料磁性能 |
1J79 |
初始磁导率 |
最大磁导率 |
矫顽力 |
饱和磁感应强度 |
冷轧带材/板材 厚度, mm |
μ0.08/ (mH/m) |
μm/ (mH/m) |
Hc/ (A/m) |
BS/ T |
≥ |
≤ |
0.01 mm |
17.5 |
87.5 |
5.6 |
0.75 |
0.1~0.19 mm |
25.0 |
162.5 |
2.4 |
0.2~0.34 mm |
28.0 |
225.0 |
1.6 |
0.35~1.0 mm |
30.0 |
250.0 |
1.6 |
1.1~2.5 mm |
27.5 |
225.0 |
1.6 |
2.6~3.0 mm |
26.3 |
187.5 |
2.0 |
冷拔丝材 |
|
0.1 mm |
6.3 |
50 |
6.4 |
棒材 |
|
8-100 mm |
25 |
100 |
3.2 |
热处理方式 |
退火介质 |
干氢(露点不高于-40℃)或真空,余压不大于0.1Pa |
加热温度及速度 |
1100~1150℃ |
保温时间/h |
3~6 |
冷却速度 |
以100 ~ 200 ℃/ h 速度冷却到 600℃, 快冷至300℃出炉 |
供应种类
合金牌号 |
种类 |
尺寸 |
1J79 |
丝 |
D= 0.1~8mm |
1J79 |
带 |
W= 8~390mm |
T= 0.3mm |
1J79 |
箔材 |
W= 10~100mm |
T= 0.01~0.1mm |
1J79 |
棒 |
Dia= 8~100mm |
L= 50~1000 |